close

本圖來自維基百科

太宰治著

楊偉.蕭雲菁譯

台北縣:新雨

2010.7初版

『喔!原來如此!』習慣看完文本再看序、推薦文及書封的我,在拜讀完《人間失格》,細讀相關資訊後發出了這聲感嘆,『喔!原來如此!』這就是太宰治的文學。

他生於1909年,卒於1948年,在日本文學中他被歸類為戰後「無賴派」作家的代表。他的作品評價兩極,周遭有朋友非常的崇拜他,也有人覺得他太不服生活的現實面。對他,我一則以驚豔他竟然可以把人生之破敗發揮的如此淋漓盡致,一則以唾棄他怎可對自己的人生那麼不負責任。《人間失格》可說是他個人半自傳式的作品,在此書完成之前,他不過30來歲,就已經因為對人生充滿疑惑,自殺過四次 (太宰治是在他三十九歲生日那天被發現投河自盡,那是他第五次的自殺。)他《人間失格》中在對所謂的人生所舒發出的解讀之語,在我看來都不過是逃脫之詞,若他非得在這樣不斷的逃脫之下規避掉人生該來的考驗與歷練,他還真的是《人間失格》。

初探他的文字,心頭有如千百顆重石搥打著,他對人生萬事的考驗十分深沉。第一手記,在少年的成長過程中,他表現出的是已洞悉大人世界中百態的老練姿態,他頗懂得利用醜化自己、偽裝自己的方式來換取社會中普遍被認可的價值,這點著實令人印象深刻。這也是《人間失格》中最能敲動我心靈的手記。因為,那個對人充滿疑惑的少年,有時會像是我的影子般緊緊的跟隨我。他說:『對於人類,我滿懷恐懼,但卻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。於是,我依靠著「搞笑」這一根細繩,維持住了與人類間的一絲聯繫。表面上,我強裝笑臉,可內心裡,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,汗流浹背地服務。』(p21)我不像太載治筆下的少年那麼無釐頭,但少年內心的掙扎的確寫進了我的靈魂,讓我戰慄。
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本就虛實參半,有的時候真實中還要帶著虛偽。有人說:「做事不難,做人難。」透過太宰治的文字,我心有戚戚焉,這門相處哲學對我依然太過艱難了些。

 

註:《人間失格》在日語的解讀是失去做人的資格。

 

……暫停筆,感覺還沒寫完……20101018

 

……應該說完了……20101020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