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威廉.保羅.楊(Wm Paul Young)

陳敬旻譯

2009.6台北市寂寞出版

可以理解為何這本小說可以在2008年榮獲亞馬遜網路書店逾3000名讀者的熱情推薦,因為,這是本關於遇到耶穌顯神蹟的故事,在基督教、天主教盛行的西方,讀這本小說應該會有聖典充滿的感覺。故事中提到一位遭受女兒被殺巨慟的父親走出傷痛的故事,全文宗教意味濃厚。

麥肯錫在帶孩子於野外露營時遭逢厄運,在他拯救落水孩子的同時,一個女娃殺手擄走了他的小女兒蜜思,稍後在警員合力搜索的結果中初步證實了孩子已經遇害的噩耗。麥肯錫一直無法走出傷痛,於是他選擇重回發現蜜思血衣的小屋,希望能夠找到答案,這是一個連他都不知道問題的答案。麥肯錫說他在那邊碰到了上帝,獲得了心靈上的救贖,也因此找到了蜜思遇害的遺體,走出了喪女的傷痛。

撇開這當中濃濃的神蹟位,即使麥肯錫彷彿是在夢幻當中遇到了耶穌而得到救贖,中、後段的內容仍舊值得細細品味。有可能是神蹟的虛幻左右了我,讓我無法在第一次閱讀時就進到探究人性的哲學問題,很多存在於大環境下的問題,其實所傳遞的都是存在於普世的價值觀。不論是以「一般的道德法則」去解讀,或是以「事實」去解讀,都是可以讓我信服的方式,不過,若將一切都歸於神的旨意,無神論派的我便無法平心靜氣的思索當中「愛」的領悟了。

Anyway, 《小屋》還是本不錯的小說,它闡述了人皆有所苦的真理,面對苦難,如何找到方針,讓自己從痛苦中跳脫出來才是最重要的人生課題。信仰可以安慰你的心靈,但我更相信進入自己的小屋裡自有方法可以幫助自己走出來。非常喜歡小說當中標註在各篇章之首的名人語錄,節錄幾則於下方與您分享。

 

我們深信在空無的另一邊,是穩定的力量。

在痛苦之後,會有療癒。

在破碎之後,會有補全。

在憤怒之後,會有平安。

在傷害之後,會有寬恕。

在沈默之後,會有訴說。

在訴說之後,會有領悟。

穿越了領悟,那裡就有愛。(無名氏 p21 推薦序中)

 

與孩童相伴將使靈魂得到療癒。(杜斯妥也夫斯基 p57)

 

人類為惡如此欣然而徹底,莫過於出於宗教信念而為惡。(巴斯卡 p209)

 

一旦廢除上帝,政府便成為上帝。(卻斯特頓 p209)

 

虛假有無限組合,但真理只有一種存在模式。(盧梭 p225)


《小屋》中文版官網

http://www.booklife.com.tw/theshack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