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引導覺察情緒 情障兒走出風暴(102年9月20日)   文/輔導主任杜惠玲    
本文刊於102年9月20日國語日報

    《特殊教育法》對「情緒行為障礙」的解釋是:「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,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;其障礙非因智能、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。」我不禁懷疑,浸潤在現今家庭、校園及社會的氛圍中,「情緒行為障礙」出現誤診的機率,是不是很高?
      在小學階段,已有很多高年級孩子邁入青春期,常面臨自己處理不來的情緒問題。每當他們受情緒風暴所苦,只好去模仿平時見到大人對應、處理問題的方式。這正是令人擔憂的危機──「情緒行為障礙」不是孩子單方面的障礙,同時也可能是陪伴孩子的大人自身面臨的問題。

  大人碰到難題,不知該怎麼適度宣泄情緒時,可能習慣用漠視、喝酒、咆哮、摔東西來發泄。尤其是在家庭中,家人往往會默默接受,並合理化,認為「他生氣時,就會罵人、摔東西,那是他的個性」。「合理化」表示接受對方的行為,卻不代表行為是對的。

  在這樣的環境下,孩子長期耳濡目染,就接受了錯誤行為,不覺得有什麼不妥。所以當他無法排解壓力時,就模仿印象中大人的行為──生氣時,隨意罵人、打人。這時,這個孩子很可能被認為有「情緒行為障礙」困擾。

  如果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長背景,也許會發現,他的情緒行為不完全是生理因素造成的,他的家庭、師長,以及媒體不斷強化報導的負面新聞、不當行為,都可能是影響因素。因此,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,可能涉及範疇更廣的議題;換句話說,「情緒行為障礙」也是社會「共犯結構」下所衍生出來的,你我都脫不了干係。

  想一夕扭轉所有人的想法來改變現況,是不可能的任務。但只要願意開始,從近處設想,慢慢調整,就有進步的可能。

  比如:與孩子關係密切的爸媽,是否願意自我調整?學校友善校園的營造做得是否足夠?社會的每一分子能否給孩子良好的言行示範?我們仍有努力空間。

  當孩子有情緒時,大人必須引導孩子覺察、說出情緒,加以平撫,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壓抑。另外,當爸媽感到憤怒時,不妨深吸一口氣,避免在盛怒下與孩子對談;心情沮喪時,不妨外出透透氣,別把憂鬱的情緒帶給孩子。

  如果社會都充滿良善、穩定的氛圍,或許「情緒行為障礙」個案也能減少許多。
.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